close

    大自然的空氣最新鮮,都市人只能心嚮往之,尤其在當今被霧霾和汽車尾氣籠罩著的城市裡,“綠色”都已經成為奢侈。為了能讓居民的生活環境貼近自然,更加生態、健康,長春市朝陽區通過綠色生態網絡、綠色生態社區、生態宜居陶冶情操的天然氧吧、“老、舊、散、棄”綜合整治等工作,並將文化元素融入其中,在打造“生態朝陽”的同時,還提高了城市景觀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張力,不斷詮釋著宜居城區的概念,一個宜居的生態朝陽,正逐漸展現在我們眼前。
  讓“老、舊、散、棄”換新顏
    改造總占地面積12.62萬平方米、總建築面積26.7萬平方米,受益居民棟數52棟、2417戶……2014年,長春市朝陽區“老、舊、散、棄”綜合整治工作任重道遠,朝陽區積極穩步推進,切實調動方方面面的工作力量和積極性,各項工作都取得新進展。
    “對東煤新村的記憶在兩年前,因為工作連續幾天在那裡出入,對小區的整體環境,我不敢恭維。”2014年7月,從外地回到長春的李先生再次走進東煤新村,卻有種走錯地方的感覺,小區樓體粉刷一新,區內設施整潔,兩旁綠樹成蔭,找不到一點當年破落的感覺。東煤新村位於紅旗街同德路1號,小區占地面積69164平方米,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,棟數17棟,戶數704戶。是朝陽區“老、舊、散、棄”綜合整治工作的重點改造對象。
    經過改造,這裡新植309株喬木,1800平方米的草坪,新建的模亭1座,雕塑3組,園門1組,方廳1組2個,園亭1組3個,健身器材14件,安裝坐凳11件,修繕古亭1座,花架2座,雕塑一組……東煤新村不但成為了可供居民休閑、聚會、交往、賞景以及進行文化活動的場所,而且滿眼綠地,形成獨具特色的景觀空間。
    東煤新村只是朝陽區今年“老、舊、散、棄”小區重點改造工程的一部分,同時改造的還有吉大宿舍、理工大學家屬樓、師大宿舍、市委宿舍等小區。
  綠色生態網絡
  讓城市多一點清新
    近年來,朝陽區政府以建設綠色宜居“森林城”為契機,全面實施了“123N”工程,即高標準建設生態街路10條,生態社區20個,生態村屯30個,生態庭院40個,併在工程實施中融入各種文化元素和時代元素,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。
    2014年,朝陽區政府完成生態街路10條,生態庭院10個,生態社區10個,居住區綠地7塊,新增綠化面積2.8萬平方米,綠化覆蓋率增加0.1個百分點,達到44.3%。同時,開展30公里農村公路春季養護工作,確保農民出行暢通,開展水源地保護區專項檢查。
    在已經完成建設的新民大街、南湖中街等10條生態街路建設上,初步實現“綠樹環抱,綠廊相通,城鄉山青水碧,處處環境優美”,使百姓幸福指數得到明顯提升,特別是在新民大街,朝陽區以“我的中國夢”為主題,在各主要路口打造園林景觀帶,受到市民一致好評。道路的綠色通廊與城市公園相連接,朝陽區城市綠色生態網絡已經成型。
  天然氧吧
  “生態朝陽”的凈化器
    生態宜居是城市生態發展的結果,是社會和諧、經濟高效、生態良好循環的人居環境。在永春鎮、樂山鎮的30個生態村屯,3萬多株各種苗木已經讓這些村屯變得綠意盎然,正值夏季,從城市裡來踏青尋找清新空氣的人們絡繹不絕。
    和諧大街3萬平方米、育民路與四環路交會處3500平方米的綠地,已經成為朝陽區的“天然氧吧”,就像空氣凈化器一樣,有效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、通過密集的綠色植被,釋放出大量氧氣,有效調節和改善了大氣質量,讓市民消暑度夏,陶冶情操。
    未來,朝陽區還將繼續開拓創新,牢固樹立生態開發、生態建設的理念,全面提升居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和城市的文化品位,打造“生態朝陽”,建設宜商宜居的幸福家園。
    本報記者 張炳哲  (原標題:打造生態生活圈 詮釋宜居城區新概念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p95xprb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